造优质的产品,做诚信的服务

Dexing City Zong Heng Cement Products Co.,Ltd.

Copyright © 德兴市纵横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 36118102000020号  |  赣ICP备12004000号-1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新闻资讯

NEWS

>
>
“混凝土用系列新型矿物掺合料开发及工程应用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

“混凝土用系列新型矿物掺合料开发及工程应用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8/19

      2021年8月18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组织召开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交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完成的“混凝土用系列新型矿物掺合料开发及工程应用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视频)。

鉴定会现场(视频)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议现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议现场

本次成果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徐永模研究员、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崔琪教高以及湖南大学史才军教授、东南大学刘加平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朋改非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李悦教授、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陈旭峰教高审阅了鉴定资料,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和施工现场考察报告,并对成果完成单位和考察报告内容进行质询,最后讨论形成了成果鉴定结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研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冷发光研究员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希望各位专家对混凝土用新型矿物掺合料的开发及工程应用多提宝贵意见。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冷发光研究员致欢迎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周永祥研究员介绍项目情况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周永祥研究员汇报了项目研究报告和成果报告。他介绍了混凝土用系列新型矿物掺合料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创新点、主要研究成果和推广应用及效益。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大规模建设使得生产混凝土的原材料在区域内出现了相对短缺,常规的优质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日益紧缺。公路、铁路、水利工程往往地处我国偏远地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缺乏常规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原材料外运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十分巨大。此外,随着超高层等结构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在盐渍土等严酷服役环境下工程建设需求的增多,对混凝土提出了高流态、防腐蚀等功能型需求,通过矿物掺合料等混凝土原材料配制技术是提升混凝土性能的重要途径。

项目研发团队针对传统矿物掺合料日益紧缺、混凝土性能需求不断提升的现状,系统研究了新型单一矿物掺合料、复合矿物掺合料及功能型复合矿物掺合料,开创性的建立了系列标准化技术指标体系;研究揭示了天然火山灰质材料,石灰岩石粉、片麻岩石粉、花岗岩石粉等天然材料,镍铁渣和磷渣等工业废渣作为单一新型矿物掺合料的技术特性,建立了火山灰有效碱含量、岩石粉吸附特性、镍铁渣活性与安定性、磷渣五氧化二磷含量等关键质量控制指标及其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不同种类矿物掺合料之间的协同效应,根据矿物掺合料之间诱导激活和紧密堆积原理,提出了粉体活性提升与颗粒级配优化技术,奠定了复合矿物掺合料实现高性能化的基础;开发了降黏型、防腐降黏型、蒸养早强型等功能型复合矿物掺合料,建立了黏度比、蒸养抗压强度比等标准化技术指标体系,为特殊应用场景下混凝土工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法。

项目技术在海内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该项目成果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制订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5项、团体标准2项、地方标准1项、企业标准1项、施工工法1项,出版专著2本,并成功应用于肯尼亚蒙内铁路、肯尼亚内马铁路、肯尼亚内罗毕西环路、卡约新港口项目、云临高速公路、深中通道等项目中。

崔琪教高介绍专家考察情况

专家崔琪教高介绍了考察肯尼亚内马铁路项目中采用当地火山灰渣代替粉煤灰作为矿物掺合料,以及深中通道在建工程中采用岩石粉代替粉煤灰配制混凝土,进行工程实践的情况。

内马铁路一期作为东非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罗毕站与蒙内铁路相连接,线路长度120.409km。通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前期对材料做的前瞻性研究和复合掺合料相关技术积淀,特别是标准的制订,推动了当地储备广泛的火山灰渣代替粉煤灰制备混凝土技术的成功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深中通道工程项目总长约24千米,是世界级“桥、岛、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工程中采用了本项目成果天然岩石粉复合掺合料技术,不仅科学合理地消纳了岩石粉,还显著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节约成本20-30元/m3,目前已完成施工的混凝土节约成本约2000万元。天然岩石粉替代粉煤灰在深中通道工程中的应用,不仅展现了科技成果落地重点工程建设,而且解决了工程建设用材及技术需求,推进了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科技进步。

各位专家也分别在对项目进行了质询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形成了鉴定结论。

成果完成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冷发光研究员讲话。他表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侧重于工程应用技术的研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未来将继续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使研究成果不仅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能获得更高的学术价值,感谢鉴定组专家对本项目成果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将继续发挥科技型央企的作用,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徐永模研究员

徐永模会长代表协会做鉴定会总结。他表示,项目团队在十二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开发混凝土用系列新型矿物掺合料,并成功应用于国内外诸多工程项目中,其中在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的成功开通,我国混凝土行业的科研人员做出了重大贡献;本项目从实验室研发、产品制备、工程应用到标准制订,围绕整个产业链进行了完整的科研创新,为我国低碳绿色循环经济材料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撑。

本次会审结束后,协会将对成果鉴定结果进行公示,公示10天后,如无异议,将向成果完成单位颁发《科技成果鉴定书》。

鉴定会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组织召开,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科技工作部主任陈玉博士主持了鉴定会。